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能买信托呢?信托与一般理财又有什么不同呢?
今天,小元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购买信托的要点。
关注点一:您是合格投资者吗?
信托作为一种私募理财产品,属于非公开发行的投资品种,它仅针对特定的投资者群体,不对公众开放。因此,参与此类投资的投资者需要具备相应的财务实力、投资经验以及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
根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合格投资者应当符合如下标准:
(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3)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关注点二:您所能承受的风险与产品风险可以匹配吗?
信托公司在推介其产品时,始终秉承“了解产品”和“了解客户”的经营理念,并遵循风险匹配原则,确保向合适的投资者推荐合适的产品。这样的做法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
在信托公司开户前,投资者都需要填写一份问卷,该问卷内容主要有:投资者的年龄、学历、职业等基本信息;投资信托的目的、信托资金的来源以及过往的投资经验;家庭可支配的年收入和可投资资产的状况;能够承受的最大投资损失;对金融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金融投资市场和信托、基金等金融产品是否有一定的了解;是否清楚信托等金融产品所涉及的风险。信托公司通过这份问卷,了解投资者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和风险认知,以确保推荐的产品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相匹配。
投资者应认真填写问卷,否则无法正确评估出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投资者也不应轻信销售人员的高收益承诺,为了购买所谓的“高收益”产品而胡乱填写问卷,导致购买了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符的产品。如果后期出现纠纷,投资者可能无法充分保障自己的权益。
关注点三:您了解信托产品吗?
在完成上述合格投资者认证以及风险承受能力测评后,投资者可以开始选择与之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产品了。首先,投资者可以先查看信托推介资料以及信托合同上是否已有产品编码。其次,投资者应要求销售人员详细介绍信托产品的重要信息,包括交易对手信息、投资期限、信托费用、信息披露、违约责任、风险控制措施等。最后投资者可以结合自己的风险偏好和财务状况选择最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托产品。
关注点四:信托合同签约
一旦投资者决定购买某个信托产品,接下来的步骤就是签订信托合同。目前,大部分信托公司已打造移动端APP用于个人客户的线上签约。投资者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务必认真阅读合同的全部条款,包括产品名称、费用承担、付款账户、风险披露等重要信息。如果APP上合同条款字体过小,投资者可要求销售人员提供纸质合同并详细解读,以确保自己对合同条款有充分的理解。
关注点五:双录
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专区录音录像管理暂行规定》,信托公司应对每笔产品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俗称“双录”。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防止误导性销售和违规销售信托产品的情况发生。在进行双录的过程中,信托公司应向投资者披露项目的相关信息和潜在风险。同时,投资者需要确认已亲自阅读了合同,并且理解了合同条款,方可进行签约。
关注点六:转账汇款
目前,并非所有信托公司都提供线上一键转账的服务,有些公司仍需要投资者通过网银转账完成付款。因此,投资者应仔细查看打款信息,转入正确的募集账户,不能转入私人账户或者非发行机构的账户。建议投资者在提交转账之前,请销售人员或者家人再次核对,确保打款账户信息与信托合同上的信息完全一致,避免因打款错误而影响产品的购买。完成转账后,投资者应妥善保管好汇款凭证,以备不时之需。
关注点七:信托计划成立
推介期结束后,信托产品如满足了合同中约定的成立条件,该产品即可宣告成立,信托公司就会在合同约定的时效内发布成立公告。投资者应密切关注APP或信托合同中约定的信息披露渠道,以获取最新的成立公告信息。对于未能成功认购的客户,信托公司会根据信托合同的约定处理退款事宜,投资者可以通过查阅合同来了解退款的计息方式和处理时效。
关注点八:认购确认书
信托产品成立后,投资者通常可以在信托公司的APP上查看并下载份额确认函。如果信托公司没有提供该项服务的,通常会以纸质形式将确认函寄送给投资者。投资者需要确保自己提供的联系信息准确无误,以便能够正常接收相关函件。
至此,信托产品的认购流程就完成了。然而,您的服务体验并不会就此结束。在信托产品存续期间,信托公司还会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包括开立资产证明、信托受益权转让、定期披露产品信息等。投资者们应持续关注自己的产品信息,特别是对于开放式产品,应与销售人员保持沟通,积极学习金融知识,以便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