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脚信息

400-921-5188

三十六计之无中生有|修炼“火眼金睛”,辨别非法金融广告

  • 发表于:2024.01.22
  • 来 源:

日常生活中金融营销广告与金融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在方便获取信息的同时,也会被不法分子利用。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投放非法金融营销广告,诱导诱骗金融消费者购买不符合自身偏好的金融产品,导致消费者合法权益遭受严重侵害。非法金融广告有哪些常见特征?如何识别并避免上当受骗呢?消保来支招。


了解政策

2019年12月20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与外汇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对金融消费者反映强烈的一些不当金融营销宣传行为提出了明确的禁止性规定,进一步规范了金融营销宣传行为,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常见特征

1、 没有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许可,或者金融广告的内容与所取得的许可经营资质不一致。例:小额贷款公司发布理财产品广告。

2、 对资产管理产品未来效果、收益或相关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明示或暗示保本、无风险或保收益。例:“产品投资收益明显高于同期产品”“100%保障本息安全”。

3、 使用偷换概念、不当类比、隐去假设等不当营销宣传手段。例:“买这款理财就相当于买定期”。

4、 以欺诈或引人误解的方式对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进行营销宣传。例:“无抵押,利息超低”“急用钱请找我,不看征信,秒批”。

5、 以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等手段恶意诋毁竞争对手,损害同业信誉。例: “风险远小于xx银行”。

6、 利用政府公信力进行金融营销宣传。如:“xx监管部门批准”“获xx市人民政府支持”等。

7、 没有显著标明“广告”字样,或关闭键非常隐秘或者无法一键关闭。


消保支招

1、理性看待金融广告

遇到广告先冷静,对于广告中宣传的“无征信秒过”“绝对安全”“最专业”等吸引眼球的字眼,要格外警惕,增强风险意识,不要冲动决策。

2、选择正规渠道

一般来说,除了根据常见的非法金融广告特征进行辨识外,正规金融机构都取得相应金融业务资质,购买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并咨询专业人员,谨慎做出选择。

3、不要盲目购买

互联网时代金融广告层出不穷,思考广告中金融产品风险是否符合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存在的目标人群、风险、收益等后再做决定,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