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电信诈骗,是不是觉得只有不懂互联网的老年人才会上当?但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受骗用户年龄集中在90后,占比63.7%,其次是80后19.6%。而00后受骗用户占比甚至高于60后的中老年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日益猖獗,而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就容易成为一些不法诈骗分子的猎物。当单纯的青少年遇上狡猾的骗子,他们该如何识破层层迷雾呢?为此小元特别整理出了一份青少年反诈防骗提醒,帮助大家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一、常见骗局
1、警惕贷款陷阱
不法分子利用青少年涉世未深、攀比心态、超前消费等特点,推出门槛低、放款快的“校园贷”,青少年若未能按时还款,欠款金额将债台高筑,借款平台还会用暴力手段恐吓借款人还款,对借款人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
2、警惕网络游戏陷阱
骗子利用各种游戏平台的聊天系统和社交软件的游戏群,冒充买家或卖家,声称购买或出售游戏账号、装备、收藏品,以“高价、便捷、第三方平台担保”等信息诱导受害人登入指定的虚假交易网站进行交易,或直接对受害人进行诱导转账。
3、刷单兼职类骗局
不法分子抓住青少年群体急于挣钱的心理,高薪诱导青少年,让其在指定平台购买商品,前几单会按时返还本金,并额外获得佣金,赢取青少年信任后诱骗其继续加大投入,再以操作错误、系统问题等为由拒绝返还本金,骗取钱财。
4、冒充熟人类骗局
骗子盗取学生微信号、QQ号后,冒充学生本人向学生的亲戚、朋友借款,或者以学生发生交通事故、得病等为由,要求学生亲戚、朋友转钱。或者是冒充学生的班主任,潜入班级群内,以收费的名义实施诈骗,在骗取钱财后退群走人。
5、虚假购物类骗局
骗子通过互联网平台、短信、朋友圈等发布远低于市场价的商品信息,一旦受害人与其联系,骗子便要求受害人私下交易,并以交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名义骗取钱财。
6、假冒明星粉丝群骗局
骗子假冒明星组建明星粉丝群,在群里声称为了回馈粉丝可以充值返利,或是谎称自己有渠道并能低价购买明星纪念品、参与打赏应援,以此来吸引粉丝投入资金实施诈骗。
7、网购客服骗局
不法分子冒充商家客服,告知消费者因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以赔偿为诱饵实施诈骗。消费者普遍存在盲目相信网络信息的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群体,面对陌生电话提出的转账要求,更容易上当受骗。
二、青少年防骗要点
1、树立理性消费观点
不盲目攀比,结合自身经济状况合理安排生活支出,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
2、掌握金融知识,增强防范意识
广大青少年应密切关注媒体报道和网络曝光的诈骗案件,了解近期出现的作案手法。对电信运营商通过短信推送的安全提示信息以及公安部门不定期发布的风险防范要点,应认真研读并牢记。
3、培养良好的支付习惯
陌生人或长期失联的“熟人”要求汇款时,须保持谨慎多方求证;接到熟人通过短信、微信、QQ等形式发送的转账请求时务必通过电话核实确认;具有移动支付习惯的消费者应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支付产品,并下载安装正版应用软件。
4、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
提高警惕,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泄露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证件。不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短信、邮件、不明链接,不随意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随意接听陌生的Face Time来电。若自身权益正在或即将遭受侵害,应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并寻求公安部门的介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三不一要”
1、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2、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不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3、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在汇款、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
4、“一要”: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联系电话等详细情节,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挽回损失。